荧光显微镜进行免疫细胞凋亡检测
荧光显微镜进行免疫细胞凋亡检测
内 容:
一、目的:
细胞凋亡与细胞生长发育和分化密切相关,也为基础医学,药物筛选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靶点选择基础。
二、实验原理:
体外培养的活细胞经荧光色素染色,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呈均匀荧光染色,而凋亡细胞呈致密浓染的颗粒状和块状荧光,可在荧光显微镜下看出
明显差异。常用荧光色素有:①吖啶橙;②Hoechst33258;③Hoechst33342;④碘化丙啶(PI);⑤溴化乙啶(EB)。前三种可进入活细胞和死
细胞,而后两种仅能进入死细胞。
细胞经裂解消化后按常规法提取DNA,在含EB的琼脂糖凝胶中电泳,正常细胞基因组DNA呈单一条带;细胞凋亡时DNA呈典型的梯状条带;坏死细
胞DNA则为无规律断裂带形成的模糊的、弥散状条带。
末端标记法,ELISA检测法,流式细胞仪法原理参看《免疫学实验技术》P139。(柳忠辉,吕昌龙主编,科学出版社出版)
三、试剂与器材:
切片机、荧光显微镜、电泳设备、流式细胞仪等
四、方法:
1、石腊组织切片
2、染色
3、荧光显微镜观察
4、ELISA检测
5、琼脂糖凝胶电泳
6、末端标记
7、放射自显影分析
8、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
五、关键与注意事项:
1、避免同位素污染
2、用Heochst33342染料与细胞孵育的时间不宜过长,一般控制在20分钟之内为宜。若太长,可引起Heochst33342的发射谱由蓝光向红光迁移,
导致红色荧光与蓝色荧光比例改变,从而影响结果的判断。
六、思考题:
1、比较各检测方法在原理上有何差异?
2、各方法操作在哪些地方会影响实验结果?
上一篇:显微镜效果图案例
下一篇:显微镜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