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泊的鉴别-显微镜鉴别
欧泊宝石的质量鉴别主要看其色彩:
1) 背景的颜色
通常深色背景(烟灰、棕、蓝、黑等)显然比浅色(浅白、亮灰等)更能衬托变彩。
2) 色彩的种类
色彩愈多愈好,其中尤以红色者为佳。特别是优质欧泊在转动时,色彩还能不断地变化和移动,让人仿佛置身于色彩的梦幻之中。
3) 彩斑的大小
在千姿百态的彩斑之中,彩斑的大小,形状和分布又以斑红蛋白石价值最高。天然欧泊和人造欧泊的区别是较为困难的。
人造欧泊和天然欧泊有相同的成分和构造。折射率通常为1.44左右,比重大约在2.00上下。人造欧泊没有X射线荧光,紫外荧光基本上和天然欧泊一样。然而,去掉长波紫外线之后,除巴西欧泊石外的大多数天然欧泊将发出几秒种的磷光,人造欧泊则不发磷光。人造黑欧泊的荧光如果说有一点的话也很弱,磷光则根本没有。另外,人造欧泊对紫外线照射(尤其长波)比天然欧汪更透明。
人造欧泊石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构造。通常在穿过其表面的镶嵌图案中有好的变彩。在这种镶嵌图案的内部有蜂窝状、蛇皮或类似鱼鳞构造。“鸡笼”是描述这种构造的另一个词,因为它极象镶嵌图案上有一层穿于其中的细铁丝织网。虽然这种构造在人造黑欧泊石和人造白欧泊中都是明显的,但由于在人造白欧泊中缺少参照而不容易看见。
人造黑欧泊在顶光照射时,经放大就可看见其中的这种构造。用背光,你也能找到这种构造。用背光照着该宝石,把宝石显微镜的可变光圈调到正好被宝石盖住的开度。然后打开底部光的档板,正好有一个明亮的背景。
将欧泊同其它宝石或者仿制品区分开较为容易,因为宝石欧泊的外表非常有特色,所以通常用肉眼就可以区分。人们用什么办法去制造假冒欧泊?又怎样加以识别呢?
1) 二层石和三层石
无论是黑欧泊或白欧泊,其变彩都仅在宝石表面的薄薄的一层中浮现。这样,就为制造欧泊二层石和三层石找到了出路。其方法是将有变彩的白欧泊薄片,粘合在无变彩的灰色蛋白石上;或将有变彩的黑欧泊薄片,粘合在纯黑色的玛瑙上,这样就制成了白欧泊和黑欧泊的二层石。由于粘合时选用变彩颜色多而鲜艳的真欧泊薄。因此,这样制成的二层石非常美观,看起来与纯粹的优质欧泊无异样,但价格却低得多。
识别二层石最好的方法,当然是观察宝石的侧面。二层石的侧面,必然有颜色突变之处,即上部薄层有美丽多变的变彩,可经过侧面中部某一界线后,一切变彩都突然消失了,变成了毫不美观的灰白色。这样,变彩突然消失处的界限,就是粘合接触线。用放大镜或宝石鉴定显微镜细心观察,可以看出接缝线。找到接缝线是最有意义的,因为用整块欧泊琢磨出的成品,也常有变彩突然消失的部位。
不过,二层石欧泊的制造者,为上摭掩上述的缺陷,常常在镶嵌宝石时,故意将二层石欧泊的侧边隐藏在首饰的底托中,使顾客或鉴别者无法观察宝石的侧面。
在变彩的欧泊宝石成品,都琢磨成半球形的素身石。它的上表面既然为半球状,必然有很大的凸度。二层石的上层欧泊为一薄片,要磨成凸度似半球的弯曲状,须要大而厚的原料,这样就不符合制造二层石省料或利用薄料的目的。同时磨半球状薄片极易破碎,加工难度也太大。因此,二层石欧泊的上层表面都很平坦,或仅略凸出,绝不象纯欧泊宝石那样凸起来象个小馒头。
另外,还可以在强烈的灯光照明下,用放大镜透过宝石表面,看它内部有夫粘合面处的气泡。气泡有时看来象压扁了的圆饼状,有时则是一粒粒孤立的闪光的圆球。这都是二层石的标志。
使强光透射过欧泊宝石,在另一头用放大镜观察,如果宝古物睦来是均匀半透明的,那些宝石欧泊可认为是整块的而非二层石。
除二层石外,还有三层石。 是在二层的表面再加粘一层凸面的水晶薄片,目的是保护中层有变彩的欧泊薄片不被磨损或划伤。三层石的识别法同二层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