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物显微镜下观察鱼病-病原体的计数方法
微生物显微镜检查时,除了解病原体的种类和对寄主的感染率(%)外,还要了解它们对寄主的感染强度,因而对每种病原体的数量要进行统计。其方法与标准是: 细菌:肠炎、烂鳃、蛀鳍、赤皮病、疖疮等按表现的症状,用文字描述。
真菌:水霉、鳃霉,按照对器官的比例大小,用文字和数字说明。
原生动物:这类病原体用肉眼难于观察到,镜下观察一般也不可能逐个数清,因而采用估计法以“+”来表示,“+”表示有,“++”表示多,“+++”表示很多。其中鞭毛虫、变形虫和孢子虫的孢子,在高倍镜一个视野下有1—20个虫体记“+”号,20—5b个虫体记;“++”号,虫体51个以上记“+++”号,并注明是以孢子计算的。纤毛虫、吸管虫庄低倍镜一个视野下有1—50个记“+”号,51—100个记“++”号,100个以上记“+++”号。小瓜虫可按孢子虫的标准统计。以上每—种统计数,都以任取放大同倍数的3个视野中观察到虫体的均值表示。
1.要用活的或刚死的鱼检查。由于鱼的死亡,寄生虫也会很快随着死去,且死后往往会改变形状或崩解腐烂,使原来所表现的症状无法文法辨别。
2.检查的鱼要保持湿润。若鱼体干燥,体表的寄生虫会很快死去,症状也变得不明显或无法辨认。解剖的鱼体和取出的器官也不能干燥,最好用湿布或湿而洁净的白纸盖在上面,保持一定的湿润状态。